餐飲外賣:早餐店的粥品、快餐的熱炒類,需在配送途中保持 60℃以上(避免口感下降);冷飲店的冰淇淋、冰飲,需延緩融化(維持 0℃左右 1-2 小時)。
食品加工暫存:面包房剛出爐的面包、中央廚房預制的熱湯,在轉運至門店前需短暫保熱(2-3 小時內溫度不低于 50℃)。
非冷鏈短途運輸:農產品采摘后(如草莓、櫻桃),用保溫箱配合冰袋短暫保鮮(4-6 小時內維持 10℃以下,避免擠壓同時延緩腐壞)。
生鮮電商 / 餐飲供應鏈:連鎖餐飲的凍品食材(如冷凍面團、預制菜)需 - 18℃冷凍儲存;生鮮配送的海鮮、肉類需 0-4℃保鮮,且溫度波動不能超過 ±2℃(否則易滋生細菌)。
醫(yī)療試劑運輸:疫苗、血液樣本需 2-8℃恒溫運輸,冷藏箱的壓縮機控溫能確保 24 小時內溫度偏差不超過 1℃(符合醫(yī)療冷鏈標準)。
實驗室樣品儲存:化學試劑、生物樣本需在特定低溫(如 4℃、-20℃)下短期存放,冷藏箱的溫度顯示和報警功能可避免溫度異常未被發(fā)現。
干貨食材儲存:連鎖火鍋店的干貨(香菇、木耳、腐竹)、烘焙店的面粉、糖霜,需在 20℃左右且濕度≤30% 的環(huán)境中儲存(避免結塊、發(fā)霉,延長保質期 3-6 個月)。
藥材 / 保健品:中藥材(如枸杞、當歸)、保健品(阿膠、燕窩)怕潮易生蟲,干冰箱的低濕度環(huán)境能防止霉變,同時避免低溫儲存導致的藥效流失。
電子 / 精密部件:電子廠的芯片、精密儀器的配件,需在恒溫(25℃)低濕(≤20% RH)環(huán)境中存放(避免受潮短路,影響精度)。
保溫時長:在環(huán)境溫度 25℃時,裝入 80℃熱食后,4 小時內溫度不低于 60℃(熱保溫);裝入 0℃冰袋后,6 小時內溫度不高于 10℃(冷保溫)—— 這是合格保溫箱的基礎標準。
密封性:蓋子與箱體的扣合應緊密,倒放 30 秒無滲水(避免湯汁漏出同時減少熱量交換);箱體厚度建議≥5cm(PU 發(fā)泡材質優(yōu)于 EPS,保溫效果提升 40%)。
附加功能:帶溫度顯示窗口(方便查看內部溫度)、可堆疊設計(節(jié)省儲存空間)更適合 B 端批量使用。
控溫精度:溫度波動需≤±1℃(如設定 4℃,實際溫度應在 3-5℃之間),避免因忽高忽低導致物料變質;支持多檔位調節(jié)(如 0-10℃、-10℃~-20℃)更靈活。
續(xù)航與穩(wěn)定性:短途配送選 “被動式冷藏箱”(帶冰板),需確保冰板在 25℃環(huán)境下 6 小時內不融化;長途運輸選 “主動式冷藏箱”,壓縮機續(xù)航≥8 小時(支持車載充電更佳)。
安全認證:接觸食品的冷藏箱需有 “食品級材質認證”(如 FDA、LFGB);醫(yī)療場景需符合 “GSP 冷鏈標準”(帶溫度記錄功能,可追溯)。
濕度控制下限:能穩(wěn)定將濕度降至 30% RH 以下(最佳為 20%-25% RH),且波動≤±5%(濕度忽高忽低仍會導致物料受潮)。
控溫與控濕協(xié)同性:在調節(jié)濕度時,箱內溫度波動≤±2℃(避免除濕過程中溫度驟變影響物料)。
容量適配性:干貨儲存常需批量存放,建議選擇可層架調節(jié)的款式(如每層承重≥5kg),且內部空間利用率≥80%(避免浪費儲存空間)。
若物料怕 “溫度流失”(如熱食、剛冷凍的食材)→ 選保溫箱;
若物料怕 “高溫變質”(如生鮮、試劑)→ 選冷藏箱;
若物料怕 “潮濕發(fā)霉”(如干貨、藥材)→ 選干冰箱。
短期(1-6 小時)保熱 / 保冷→ 保溫箱;
長期(6 小時以上)低溫儲存 / 運輸→ 冷藏箱;
長期(1 周以上)防潮儲存→ 干冰箱。
食品類:優(yōu)先選食品級材質、易清潔的設備;
醫(yī)療 / 實驗室:需帶溫度記錄、報警功能,符合行業(yè)認證;
批量使用:考慮可堆疊、易搬運(如帶滾輪)、兼容物流周轉的設計。
商用保溫箱系列:采用 5cm 高密度 PU 發(fā)泡層,熱保溫 4 小時≥65℃、冷保溫 6 小時≤10℃,箱體帶硅膠密封條(密封性提升 30%),適配餐飲外賣、食品短途轉運,支持定制印 logo。
智能冷藏箱系列:分被動式(帶高效冰板,續(xù)航 8 小時)和主動式(壓縮機控溫,精度 ±0.5℃),帶 GPS 定位和溫度遠程監(jiān)控,滿足生鮮配送、醫(yī)療冷鏈等場景的合規(guī)需求。
工業(yè)級干冰箱系列:濕度可低至 15% RH,控濕精度 ±3%,內置可調節(jié)層架,適合干貨倉庫、藥材儲存,支持定時除濕和自動除霜(減少人工維護成本)。